首页 > 科技动态 > 科技进展
科技进展
上海高研院在6G新型物联频谱感知技术领域取得新进展
近日,由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智能信息中心胡宏林/周婷研究员团队在6G新型物联频谱感知技术领域取得重要进展。该研究面向5G-Advanced及6G后续物联网演进中超大规模机器互联的应用需求,聚焦跨系统多用户正交/非正交混叠共存场景,针对性提出了基于特征检测的分层频谱感知技术。研究工作从信息论的角度出发,基于严格推导揭示了多种正交/非正交混叠物联共存场景下的虚警概率-阈值闭式解,通过数学手段刻画出多元化场景下混叠用户特征识别的内在原理和外部联系;其后,研究团队着力优化信号感知与识别技术的综合性能,依照各场景的特点进一步定制地设计检测概率优化算法,使得所提技术有效提高正交/非正交混叠物联网系统的检测概率、显著提升系统整体吞吐量;更进一步的,面向正交/非正交混叠物联共存场景,分别针对性地设计了适用于上行系统与下行系统的收发机结构、并定制化了相应通信系统的实现流程。相关成果以“Feature-based Spectrum Sensing of NOMA System for Cognitive IoT Networks”为标题,发表于电信学顶尖期刊《IEEE Internet of Things Journal》(中科院一区,影响因子:10.238)。
2022-09-21
上海高研院协同大化所在Pd1-FeOx单原子催化CO2转化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二氧化碳光子科学建制化研究中心的朱倍恩研究员和中科院大化所张涛院士团队的杨冰副研究员合作在期刊Chem上发表了名为“Single-atom-driven dynamic carburization over Pd1–FeOx catalyst boosting CO2 conversion”的研究论文(doi.org/10.1016/j.chempr.2022.08.012)。该研究首次揭示了一种特别的金属单原子在实际反应中的双重催化作用。论文通讯作者为上海高研院的朱倍恩研究员和中科院大化所的杨冰副研究员,两位研究人员保有多年合作关系,此前两年的合作工作先后发表在Nature Catalysis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
2022-09-21
IUCr Newsletter报道上海光源数据中心的最新成果与展望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上海光源科学中心)Alessandro Sepe博士应国际晶体学会(International Union of Crystallography, IUCr)的邀请,在IUCr Newsletter发表专题文章The Big Data Science Center at the Shanghai Synchrotron Radiation Facility: the dawn of the scientific superfacilitie,向国内外同行介绍了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上海光源用户数据中心所取得的成果及后续展望。
2022-09-08
上海光源线站工程光源性能拓展通过工艺测试
2022年8月12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上海光源线站工程的光源性能拓展部分顺利通过了中国科学院条财局组织的工艺测试。
2022-08-30
上海高研院在中子吸收材料氧化钆增材制造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唐志永研究员和张洁副研究员带领的工程科学研究组在期刊《Ceramics International》上发表了名为“3D printing of gadolinium oxide structure neutron absorber”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首次实现了复杂结构氧化钆(Gd2O3)陶瓷材料的增材制造。论文的作者为上海高研院的博士研究生王刚,通讯作者为上海高研院的张洁副研究员和中国散裂中子源的梅龙伟副研究员。
2022-08-27
上海高研院在3D打印镍基碱性电解水制氢电极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唐志永研究员和张洁副研究员所带领的工程科学团队,在3D打印技术制备整体式镍基碱性电解制氢电极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研究成果以“Direct Photo-curing 3D Printing of Nickel-based Electrocatalysts for Highly-efficient Hydrogen Evolution”为题发表在国际顶尖的能源材料期刊Nano Energy。论文的第一作者为上海高等研究院的韩兆璟博士研究生。
2022-08-05
Copyright 2010 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 版权所有 沪ICP备14026862号-1